踏入营仔镇龙营围湛江市海之棚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的小棚养虾基地,数百顶小棚整齐划一排列着,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光芒,犹如一片银色的海洋,这片“ 海洋”不仅象征着集约化养殖模式的成功探索,更是彰显了营仔镇在水产养殖业的创新和发展。
在“百千万工程”指引下,营仔镇紧抓发展机遇,积极探索发展蓝色海洋经济,引进湛江市海之棚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为水产养殖业发展注入强劲动能,全力助推营仔镇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小虾苗”蕴含“大机遇”
营仔镇地理位置优越,水产养殖面积达2.67万亩,渔业年产量达3.87万吨,是湛江市水产养殖示范镇。依托丰富的资源优势,积极引入湛江市海之棚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建设海之棚养殖基地项目,引进先进的养殖技术和管理模式,针对虾、罗非鱼等高价值水产品的养殖开展科研创新活动。其中,小棚养虾模式成效显著,相比传统养殖模式,该模式支持一年多次养殖,具备更强的抗风雨能力,水质和气温调控更为便捷,有效降低对虾的发病率,提高虾苗成活率和产量。目前,基地已建成1186个对虾养殖小棚,年产量达2400吨,年产值达1.06亿元,小小虾苗正成为拉动营仔镇域经济发展的强劲引擎。
“高科技”引领“新方向”
海之棚养殖基地项目的建成投产,一方面带来了先进的养殖技术,基地采用生物絮团养殖技术,融合生物学、环境科学和工程技术的高效水产养殖方式,有效提升本地水产品的品质和产量,为水产养殖业注入科技动能。另一方面带动了水产养殖业的升级,营仔镇创新 “公司 + 合作社 + 农户” 合作模式,配套养殖补贴、技术培训等系列优惠政策,吸引传统养殖户转型小棚养殖,打破小规模分散经营旧格局,推动水产养殖业向现代化、规模化、专业化迈进,实现产业链全链条优化升级。
“新样板”擦亮“金招牌”
营仔镇坚持以科技与人才驱动产业持续发展,与广东海洋大学签订产学研合作协议,依托示范虾塘开展对虾养殖新技术试验、鱼虾混养一体化实地研究,推动科研成果转化与技术推广,为一线养殖提供全链条技术指导与人才支撑,打造水产养殖高质量发展示范样板。同时,立足区位优势与资源禀赋,规划建设乡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基地,依托独特的滨海风光与海洋文化资源,探索 “渔业 + 旅游” 融合模式,着力塑造北部湾滨海名镇特色品牌,为镇域经济注入多元发展动能。
下一步,营仔镇将紧扣产业升级、产业融合、创新驱动三大战略支点,全力擘画水产养殖业高质量发展新蓝图,为廉江全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蓝色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