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0506”疫情爆发,5月7日深夜,市行政服务中心接到城北街道办请求后,派出团员青年组成志愿者队伍,分批支援城北街道市财政局宿舍、五洲幼儿园、雅居园小区等核酸检测采样点开展全市大规模核酸检测。
危难显担当
“这是我第一次参与抗疫志愿活动,心里非常激动和期待。因为我有这份责任,也有这份义务,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为我的家乡尽一份绵薄之力。”中心志愿者陈奕佐收到抗疫支援通知很高兴。
青年志愿者集合报道参与培训
“你们要把手套严丝合缝的套在防护服袖口处,不能裸露在外边。”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中心志愿者仔细地穿上防护服,“袜套、靴套、防护服、护目镜、口罩、手套,所有衣物都是一次性,大家穿上不可中途脱下,也就不能上厕所。”医护人员一遍一遍地叮嘱。
参加志愿者培训后,团员志愿者蔡春、陈奕佐化身“小蓝”,投入社区战“疫”,负责采样点入口处的秩序维护,呼吁群众保持一米距离、引导群众扫描场所码、检查群众粤康码、帮助群众填报粤核酸信息、协助其他志愿者搬送物资。
志愿者蔡春呼吁群众保持一米线距离
5月的廉江,早上10点后很是闷热,隔离衣下,汗珠早已湿透衣襟,他们甚至可以清晰感觉到汗珠从脖子、后背一颗颗地往下流。但是无论高温还是大雨都无法阻挡他们的热情,他们相信只要大家齐心协力,疫情终将散去,胜利的曙光就在前方!
有力度不失温度
志愿者张春丽为群众解答核酸检测疑问
“请您扫一扫场所码,出示粤康码”“保持好一米线距离”“戴好口罩”“进场排队的时候准备好核酸码”这是一天里团员志愿者张春丽、林益锐重复最多的话语。
很多市民因为是第一次参加大规模全员核酸,对大规模核酸流程和填报粤核酸信息很陌生,采样点入口处的工作人员逐个步骤耐心指引群众填报资料,个别没有智能手机但却独自前来的老人家也由志愿者用自己的手机帮忙填报信息,对于特殊人群,比如老年人、孕妇、孩子,主动引导到“绿色通道”,优先安排进行采样。
志愿者协助群众填报粤核酸信息
不易,是他们直观的感受。冒着太阳和雨水,他们不仅要做好“维序员”“引导员”,也要化身“服务员”“劝解员”,看似简单的核酸检测,却是要在每一个环节的循环往复中全力以赴、充分应对。
防疫不防“爱”
志愿者姚昆核对群众粤核酸信息
每天的核酸采样工作从早上8点到下午6点多,休息时间只有吃午饭的15分钟,饭间,志愿者们纷纷说道:“今天的天气真热啊,防护服下的衣服都湿透了!”“今天早上出门喝了水,想上厕所又怕多用一套防护服,明天我得忍一忍,只吃干粮不喝水,不浪费防护物资”。吃饱饭后中心志愿者姚昆、巫子龙又穿上了防护服化身“大白”,负责扫描核酸码以及和群众核对个人信息的工作。
志愿者巫子龙核对群众粤核酸信息
防护服比隔离衣更为严实,特别是巫子龙这种戴着眼镜的同志,镜片和遮脸板基本都是一层的雾珠和汗水,视线经常变得模糊的。一直忙碌到下午6点他们才脱下浸满汗水的防护服,整整7个小时,不能喝水,不能去卫生间,累得四肢酸胀,口干舌燥,但看到顺利完成的2500余个咽拭子核酸采样任务,听到前来的群众给他们说的“谢谢”“你们辛苦了”,他们异常的开心。
志愿者姚昆工作结束脱下防护服后发现衣服已经湿透
白色防护服下积攒的汗水虽然让他们感到艰苦,但带来的满足感也有着最自豪的快乐。所有志愿者逆行出征、协同作战,让一线疫情防控工作有了温度,许多群众备受感动。
采样点收到来自群众自发的温暖慰问
“感受最大的不是疲惫,而是在疫情防控一线工作的过程中收获满满的爱。”
几天的检测工作期间,检测采样点附近的李女士送来了她自制的红糖碱水粽,蛋糕店5月12日送来了护士节蛋糕,不愿透露真实姓名的爱心人士送来了各种解暑饮品……
情义无价、爱心可贵。这些看似微小却饱含着大爱的举动温暖着每一位奋战在防疫一线人员的心,也是全市人民上下齐心、众志成城、携手共筑疫情防控屏障的缩影,相信只要我们同心抗“疫”,必定会迎来花开疫散。(陈紫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