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首页 > 政务公开 > 重点领域信息公开 > 市财政预决算等信息 > 市财政预算
廉江市2012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13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
来源:廉江市重点领域信息公开专栏  发布日期:2014-11-25 17:01:28
【打印】 【字体:

廉江市2012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13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

廉江市财政局局长  江维峰

2013年3月7日

 

各位代表:

  受市人民政府的委托,现向大会提交廉江市2012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13年财政预算草案,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2012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2012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指导和市政协的支持下,财政部门紧紧围绕 “规划引领,工业强市,城乡宜居,跨越发展”战略,积极贯彻落实市委十二届二次全会、市十五届人大二次会议精神,克服各种不利因素,坚持生财有道、聚财有方、理财有规、用财有效,全力以赴抓增收,调整优化支出结构,推进财政改革创新,强化财政监督,财政收入实现平稳较快增长,各项支出需求基本确保到位,预算执行情况总体较好。

  (一)2012年财政预算收支执行情况

  2012年全市公共财政收入67338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104.44%,同比增收11273万元,增长20.11%,加上上级补助和上年结余收入,全市财政总收入336799万元。全市公共财政收入中,非税收入23318万元,比上年增收3640万元,增长18.50%,非税收入占公共财政收入的比重为34.63%。

  全市公共财政支出为289688万元,比上年同期增支62359万元,完成年度预算101.29%,增长27.43%,加上上解省、湛江市支出8218万元,增设预算周转金2000万元,剔除结转下年支出后,实现收支平衡,略有结余。



  (二)2012预算执行的主要措施及成效

  ——积极挖崛潜力,着力确保财政收入平稳增长

  牢固树立生财有道的理财观念,围绕“保增长”的工作目标,主动应对困难和挑战,积极创造条件推动收入征管。切实加强与国税、地税部门的沟通协调,层层分解、落实责任,弄清税源、精抓细管。坚持财税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全面掌握重点企业税收缴纳数据,及时总结和分析收入进度,采取针对性措施,强化税收激励机制,充分发挥综合治税作用,加大行业税收清理,先后开展了食品加工、制门、红砖、小型房地产等行业税收清查、镇(街)工矿企业临时占用耕地税收的清理行动,以查促收,弥补税源不足,促进财税收入持续增长。切实加强行政性收费、罚没收入、行政事业单位办公用房和临街铺面出租、城区户外广告经营等管理,扎实推进非税收入电子管理系统上线工作,非税征管水平进一步提高。我市财政收入实现平稳较快增长,增幅连续九年保持在20%以上,公共财政收入总量居湛江各县(市)首位,获得省激励型财政机制转移支付补助奖励和县级领导班子奖。

  ——发挥杠杆作用,着力促进经济快速发展

  支持重点项目建设。围绕市委、市政府确定的重点项目,积极筹措资金支持各个重点项目建设。大力支持佛山顺德(廉江)产业转移工业园、金山工业园的土地储备和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招商引资环境,推动园区经济发展,增强经济发展后劲。

  支持民生实事建设。积极支持农村饮水工程、无垃圾村庄、保障性住房、乡村道路硬底化、农村安居工程、劳动力培训等十大民生工程,全市民生逐步有效改善。全年拨付10103万元支持农村危房改造和沿海渔民转业安居房建设;拨付1484万元支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本级拨付 506万元推进教育、卫生、乡镇干部职工住房解困工程和廉租房建设。全年民生方面累计投入24.9亿元,占公共财政支出的86.2%。

  支持交通道路建设。大力支持西环大道、创业路、工业大道扩建等城区交通要道和镇级公路建设。此外,本级财政投入400万元支持乡村道路水泥硬底化建设,并拨付100万元对乡村道路进行维护。城乡交通环境进一步改善。

  扶持企业发展壮大。加大对企业发展的支持力度,加强与重点项目的对接跟进,积极落实扶持政策,鼓励企业自主创新和技术改造。2012年,积极争取上级的企业扶持专项资金10027万元,争取上级环境保护及节能专项资金804万元。

  ——落实惠民政策,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认真落实惠农政策。积极做好涉农补贴发放工作,全年共发放种粮直补财政补贴资金651万元;农资综合直补财政补贴资金7032万元;良种补贴资金1439万元,全市农民种粮积极性显著提高。全年累计拨付农业专项资金35205万元,有力地促进水利工程、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扶贫开发等各项工作的开展。

  切实加强社会保障。2012年我市城乡居民医疗保险标准由原来的150元/人提高到230元/人,全年共筹集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基金37930万元,其中本级配套资金为3990万元。积极推进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全年核发新型农村社会保险待遇资金13224万元、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资金754万元。支持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全年财政投入360万元用于良垌、石颈、塘蓬卫生院的门诊楼和住院楼建设,并拨付327万元用于村级卫生站医生补助,提高了基层公共卫生服务保障能力。全年拨付最低生活保障资金7471万元、五保供养金2766万元,“五老”人员生活费补助446万元。拨付资金148万元,修建村级敬老院23间,有效地解决五保供养人员、“五老”人员老有所依、老有所养的问题。此外,大幅提高离休干部和残疾军人健康奖标准,对抗日战争离休人员健康奖励由原来的3000元/年,提高到8000元/年;解放战争离休人员由原来的2500元/年,提高到每人6500元/年;二等乙级以上的残疾军人健康奖励由原来的2000元/年,提高到5000元/年。

  落实积极财政政策。认真贯彻执行中央对家电下乡、摩托车下乡、家电以旧换新政策,切实加强经销网点的监督管理,严格规范对销售网点家电下乡产品进销存台帐的管理,严防“机卡分离”,防止政策走样、执行不到位。全年共审核发放各类家电下乡补贴资金1066万元,摩托车下乡补贴资金463万元。全年拨付石油价格补贴6779万元,其中:农村道路客运、出租车司机、林业(苗圃)补贴资金1529万元;渔船柴油补贴资金5250万元。

  大力支持教育事业。全年财政投入教育事业86972万元,其中拨付义务教育经费14448万元、农村困难学生生活补助1301万元、中小学建设及校舍维修资金4970万元,校安工程及长效机制资金1711万元。在财力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千方百计筹措资金1.5亿元(其中本级财力4228万元)化解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债务,促进教育事业健康发展。

  ——严格执行预算,确保财政健康平稳运行

  按照“调整结构,确保重点,压缩一般,加强管理”的方针,认真执行财政预算支出审批制度,做到“收入按政策,支出按计划,拨款按进度,开支按标准”。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财务收支管理,认真落实中央、省有关厉行节约规定,采取措施控制公务购车经费、会议经费、公务接待费用、因公出国(境)费用和办公经费的支出,优化支出结构,倡导勤俭办事,集中财力保障重点支出和民生支出。

  ——深化财政改革,推进公共财政建设改革

  开展全市行政事业单位津贴补贴、收费罚没及银行账户清查工作,规范财政全额供给人员津贴补贴发放,全年财政投入2.5亿元规范和提高津贴补贴,进一步提高村(居)干部和计生专干的补助标准。全年工资性补助支出累计达9.45亿元。制订出台了市直预算单位公务卡结算试点方案,积极推行公务卡结算试点改革。进一步完善镇(街道)激励型财政体制,各镇(街道)发展经济、组织收入的积极性明显提高。

  ——强化财政监督,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加强财政投资审核。全年完成建设工程审核项目456宗,核减金额1153万元,有效节约财政资金。加强政府采购管理。对属财政解决资金的采购项目,实行先审批,并按实际发生的采购资金进行请款制度。全年采购预算金额6827万元,实际完成采购金额6560万元,节约财政性资金267万元。加强财政绩效评审。对市交通局等十个项目单位财政支出资金进行绩效评价,涉及项目23个,资金总额5905万元。强化财政监督检查。对财政资金的拨付、使用和效益等情况进行自查和专项检查,并对市体育局等6个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信息和专项资金进行了检查,规范了财政资金的管理和使用。

  各位代表,2012年面对复杂的经济环境和经济下行的压力,财政收入呈现平稳增长的态势,收支均超额完成既定的目标任务。同时,我们也清醒地意识到,财政运行和管理中还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主要是财力还十分薄弱,人均公共财政收入远低于全国、全省县域的人均水平,财政收入增长乏力,收入结构不尽合理,财政资金周转困难,收支矛盾仍较突出,财政管理体制还需进一步完善等。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要高度重视这些问题,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采取有效措施,努力加以解决。

  二、2013年财政预算草案

  (一)2013年全市财经形势分析

  结合国内外经济形势分析,预计2013年我市经济有望保持平稳增长态势,财政收支有望保持在稳定增长区间。从我市的市情实情分析,机遇与挑战并存。收入方面,工业园区建设稳步推进,部分在建企业或在年内建成投产,税源进一步拓宽;水库移民双转移基地和梧村垌片区6家企业逐步投产,工业税收将有一定的增长空间;政府加大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三旧改造的力度,将促进税费收入增长;通过加强土地、房地产和部分行业税收征管,税收将会有所增加。但是,从另一角度来看,世界经济复苏缓慢,欧债危机等因素对出口产生不利影响,制约出口企业税收的增长;房地产调控和信贷紧缩政策对收入的冲击将继续显现;在国家实施的结构性减税政策的背景下,财政收入增长后劲削弱;2012年土地拍卖转让和临时占用耕地缴交的耕地占用税5108万元,拉高公共财政收入近6个百分点,今年耕地占用税的增收空间收窄。此外,取消生猪屠宰增值税等,都是影响我市财政收入增长的因素。支出方面,教育生均公用经费、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等补助标准的提高,财政供给人员津贴补贴的提高,本级财政资金需求量增大。保障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交通等重点支出,推进“十大民生工程”等都需要加大财政投入,财政支出增幅仍将维持较高水平,今年财政收支的矛盾仍然十分突出。

  (二)预算编制的指导思想及原则

  2013年财政预算编制和工作的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按照省委十一届二次全会、湛江市委十届四次全会和廉江市委十二届三次全会精神,紧紧围绕“规划引领、工业强市、城乡宜居、跨越发展”的发展战略和“把廉江建设成为北部湾新兴工业城市”这一宏伟目标,积极响应湛江开创大工业时代的号召,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继续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坚持依法理财、狠抓增收节支,统筹财力,用好财力,着力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调整优化支出结构,大力压减一般性财政支出,加大教育、卫生、社会保障、“三农”等重点支出的投入。加强财政基础工作和基层建设,推进财政管理科学化、精细化。

  2013年预算编制的原则:坚持科学统筹、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的原则。结合全市国民经济社会建设规划,统筹安排各项支出,确保经济社会建设平稳发展、社会民生逐步改善。坚持优化支出结构、集中财力保吃饭、保稳定、保重点、促发展。坚持勤俭节约、压缩一般性支出,从严从紧编制预算。坚持规范管理,提高资金使用绩效。

  (三)2013年全市一般预算安排情况

  根据2012年预算编制的指导思想和我市国民经济发展情况,并结合全省、湛江市的安排情况,2013年我市公共财政收入拟安排增长15%,为77439万元,比2012年公共财政收入增收10101万元。结合上级财力性补助收入及支出需求,2013年全市财政总收入拟安排为200190万元,其中:公共财政收入77439万元,上级财力性补助收入102557万元,上年结余200万元,调入资金19994万元,上解省、湛江市8000万元,预留年终结余200万元,全市预算支出拟安排191990万元,比上年预算增加24022万元,增长14.3%。

  1.主要收入项目安排情况:增值税11531万元, 增长15.00%;营业税10574万元,增长15.00%;企业所得税2506万元, 增长15.01%;个人所得税 874万元, 增长15.00%;城市维护建设税4406万元, 增长15.01%;房产税1374万元,增长15.03%;城镇土地使用税1942万元,增长15.03%;土地增值税1875万元, 增长15.03%;耕地占用税 5874万元, 增长15.00%;契税7823万元, 增长14.99%;非税收入 26816万元, 增长15%。

  2.主要支出项目安排情况:一般公共服务25416万元,公共安全10294万元,教育69192万元,科学技术158万元,文化体育与传媒1065万元,社会保障和就业43782元,医疗卫生11353万元,节能环保788万元,城乡社区事务7429万元,农林水事务 7684万元,交通运输1875万元,保障性住房350万元,储备事务395万元,资源勘探电力信息等事务546万元,商业服务等事务137万元,国土资源气象等事务948万元,转移性支出800万元,其它各类支出9284万元。

  3.民生保障主要支出安排情况

  2013年支出预算中安排用于民生的资金15.8亿元(含人员工资),占总支出的81.3%,比上年增加2.3亿元,增长17.03%。主要安排情况如下:

  (1)安排教育经费83799万元(含教育离退休经费14607万元),比上年增加23537万元,增长39.37%。为确保中小学教师工资“两相当”,稳定教师队伍,全年安排教师工资70655万元,教师住房解困资金250万元;落实免费义务教育政策,做好教育发展及保障义务教育学校经费,安排中小学校建设资金2400万元,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长效机制资金809万元,免费义务教育经费4177万元,普通高中困难学生国家助学金234万元,学前教育资助155万元,困难家庭子女读书扶持50万元等。

  (2)安排农林水支出7684万元,比上年增加860万元,增长12.63%。安排村(社区)干部及计生专干补贴2431万元,支持水利建设300万元,水利准公益人员工资补助480万元,能繁母猪补贴318万元,水库移民粮差170万元,农业综合开发78万元,红橙发展资金100万元,种粮补贴200万元,扶贫资金100万元等。

  (3)安排社会保障和就业43782万元(其中行政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经费25477万元),比上年增加15235万元,增长54.49%。为使城乡低保对象享受到最低生活保障,有效地解决五保供养和“五老”人员老有所养、病有所医的问题,安排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3921万元,新型农村社会保险2323万元,五保供养、敬老院经费、孤儿伙食、百岁老人补贴等救济资金3573万元,村级敬老院建设80万元,生态公墓建设60万元,合同制工人、环卫临工养老保险、企业军转干部长效机制等4498万元,义务兵优待金、五老定补、参战人员补助、孤老残军建房、复员军人定补、在乡残军抚恤金等2643万元,就业补助80万元等。

  (4)安排医疗卫生经费11353万元,比上年增加1124万元,增长10.77%。安排公共卫生700万元,镇卫生院建设60万元,职工解困房建设100万元,离休干部及伤残军人医疗费1682万元,城乡居民医疗保险4367万元,职工医疗保险2683万元,职工生育保险176万元,职工补充医疗保险281万元,基本药物零差价配套资金60万元。

  (5)安排公共安全经费10294万元,比上年增加1357万元,增长15.2%。安排公安经费7060万元,飞虎队经费746万元,各镇维稳经费179万元,村(社区)平安建设奖励216万元,帮教、调解、法律援助、检察院经费、法院经费、司法经费等2255万元。

  (四)2013年全市基金预算草案

  市本级政府性基金收入预算60031万元,比上年完成数下降35.44%,加上上年结转收入,市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总收入为61850万元。

  市本级政府性基金支出预算61431万元,其中社会保障和就业10070万元,城乡社区事务支出50510万元,加上结转下年等,市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为61850万元,收支平衡。

  三、真抓实干,开拓进取,努力完成全年预算任务

  2013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为确保完成全年财政预算任务,财政将重点抓好以下六方面工作:

   (一)扎实抓好收入征管,确保财政收入稳定增长

  科学确定和细化分解目标任务,扎实抓好任务的落实。加强税源调查,强化税收监管,积极开展税源调查活动,及时掌握重点税源的变化情况和税收发展动态,认真解决税源建设的制约因素,扩大有效税源,挖掘增收潜力。规范税费减免政策,对各项减免税费政策,严格实行归口管理。进一步健全综合治税工作协调机制,提高征管水平。加强对征管薄弱行业的税收清理,如农村自留地买卖税收、城镇土地划拨转出让税收、小型房地产税收等,堵塞税收漏洞。

  (二)扎实抓好财源培植,确保财政可持续发展

  认真落实市委、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工业发展的决定》,充分发挥财政杠杆作用,整合利用财政专项资金,大力支持工业项目招商引资和现有企业增资扩产。积极推进工业园区建设,重点支持金山工业园、佛山顺德(廉江)产业转移工业园、沙塘工业区建设。大力支持华润水泥、上海方桩、良垌国家储备油库和一品木业生产基地、昌发家具城等项目的建设。加强收费项目和收费标准清理检查,认真落实省级产业转移园优惠政策。落实扶持政策,加强与重点项目的对接跟进,促成项目落地投产。进一步加强对企业的引导和服务,用好增值税转型改革的各项政策,促进企业挖潜改造,增加自主创新和技术改造投入,增强企业应对市场风险的能力。进一步加大对中小企业发展的扶持力度,帮助化解融资难题,推动中小企业投优靠强、借助外力、加盟发展。多渠道筹集资金投入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对国有资产的处置和管理,统一调配和处置国有资产。加大土地储备和转让的力度,壮大政府可用财力。深入把握上级财政政策,积极主动向上级争取资金、项目和政策支持。进一步扶持发展总部经济,支持企业在廉江设立具有法人资格的生产、营销机构,鼓励总部外迁企业回归。

  (三)扎实抓好支出管理,确保财政平稳健康运行

  继续调整优化支出结构,整合利用各项专项资金,加大对民生方面的投入,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十项民生实事和市委、市政府“十大民生工程”,确保各项配套资金落实到位。坚持民生优先,财政支出优先确保教育、社保、卫生以及各项强农惠农等民生资金。大力支持“三农”事业发展,大力支持农业基础施建设、中低产田改造、农业产业化经营等,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千方百计筹集资金,确保财政供给人员工资正常发放。

  (四)扎实抓好监督管理,确保财政资金安全有效

  加强“三公”经费管理,巩固厉行节约成果,该控的控,该压的压,该减的减,该保的保,大力压减一般性支出,降低行政成本。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使财政支出更充分体现保机构运转、保民生改善、保重点建设的要求,着力促进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民生事业发展。积极推进预算执行动态监控系统,深化会计监督,加强财政专项资金检查,规范预算执行。健全财政资金管理制度,创新财政资金绩效管理办法,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加强涉及民生的各项资金落实情况的监督,保障各项民生政策有效落实。坚持干部职工津补贴规范发放制度,进一步完善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制度,全力推行公务卡支付结算改革。

  (五)扎实抓好民生保障,确保民生逐步有效改善

  坚持着力民心、着力民生,把改善和保障民生作为工作重点,切实优化支出结构,支出重点向民生倾斜,以民生的改善来凝聚民心,以民心的凝聚来促进经济持续较快发展。按照“守住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舆论”的思想做好民生工作,重点做好保障低收入群众、五保供养人员、困难学生等工作,进一步提高城乡低保人员补助标准和五保供养标准。

  (六)扎实抓好队伍建设,确保各项工作扎实推进

  加强干部培训,着力提高财政干部的政治理论水平和业务素质。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认真落实中央、省、市有关规定,切实改进工作作风。加强机关作风整治,完善服务措施,提高服务效率。加强基层财政部门建设,提升基层财政理财水平。加强财政文化建设,树立“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财政形象。

  各位代表,新的一年,我们将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和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坚定信心,开拓进取,以更加强有力的执行力做好各项工作,圆满完成全年财政预算任务,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