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首页 > 政务公开 > 重点领域信息公开 > 教育信息公开 > 教育工作动态
健康心理 助心抗“疫”——廉江市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站致我市教师的一封信
来源:本网  发布日期:2022-11-25 16:06:01
【打印】 【字体:

健康心理助心抗“疫”

——廉江市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站致我市教师的一封信


亲爱的老师们:

大家好!

此次廉江“1117”新冠疫情来势汹汹,再次改变了我们正常的生活、学习与工作方式。在全民众志成城、齐心抗疫的日子里,全市教师积极响应党和政府的防控号召,全力投入到防控工作中。在这个特殊时期,我们每一位教师全身心付出,停课不停教,成为守护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力量!


师的职业光荣而神圣,但教师也是普通人,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教师也和其他人一样,面对疫情,也会受到各种不良情绪的影响。教师的心理同样需要保健,需要呵护。每一位教师懂得关爱自己,呵护心灵,保持阳光积极的心态,才能更好地在线上教学的过程中给予学生积极正向的能量。


那么,防疫期间,居家工作的教师们应该如何保健我们的心理呢?我们给予以下温馨提示:



温馨提示一:正确认识压力来源

在疫情防控期间,教师的压力主要来源于以下三个方面:

(一)角色的多重性

特殊时期,我们的角色不仅是教师,这个身份背后或许还有这样的角色:孩子的家长、年长父母的子女、核酸检测点的志愿者、社区的健康调查员、学生的居家学习生活督导员……特别是班主任,时刻保持“战斗”状态。多重角色的冲突性,会使教师们的心理承受着比往常更多的压力。

(二)任务的繁杂性

特殊时期,教师在管理学生方面经历了前所未有的改变。除了需要指导家长做好“助教”工作外,还需要每天通过电话、短信、微信等多种形式和家长、学生沟通,核实学生的健康情况,指导学生的居家学习。教师需要每日接收消息,发布消息,布置接龙任务,筛选、统计、上传文件……每一步都不容疏忽。繁杂的工作,使教师们在付出大量时间与精力的同时,也承受着更多的压力。

(三)工作的挑战性

停课不停教,对教师们教学能力方面的挑战是前所未有的。居家教学,研究各种直播app、布置作业app、统计app;比较、筛选学习资源;开展直播;网络布置作业,改作业,苦口婆心地催作业;网上答疑解惑;与家长协调;与学生沟通……教师的心理资源每天不断被消耗,这种消耗是突发性的、是大量的被提取的。如果教师缺乏足够的心理调节能力,教学方式改变所带来的压力就会使教师长期处于心理亚健康状态。

疫情期间,教师面对以上三大方面的压力是正常的、不可避免的,教师们要怀着一颗平常心,正确认识压力,坦然面对心理困扰,避免心理危机的产生。

温馨提示二:巧用“情绪温度计”,正确认识自己的情绪状态

当任务繁多时,我们很容易被突发性的情绪“控制”大脑,相关研究发现,负面情绪比正面情绪在大脑中激活程度更高、更深刻。当我们焦虑时,会找到一系列的“证据”,让自己越来越焦虑。

疫情期间,我们经常需要使用体温计来测量体温,它帮助我们关注自身的健康,及时作出调整。而面对情绪问题,我们也需要“情绪温度计”关注自身的心理状况。情绪温度计,即我们可以对自己的情绪打分。使用方法如下:


 (1)思考:按照情绪强度(弱到强)0—100分,你会给最近的情绪温度打多少分?

2)思考:你现在的情绪是什么样的?(如平和愉悦、心情沮丧、焦虑不安等)

3)思考:生活中的哪些事件直接或间接影响到了你的打分呢?

4)思考:生活事件本身是影响你情绪的因素吗?若此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不是现在,你是否还会如此焦虑?

通过“情绪温度计”,教师们可以对自己的情绪状态有一个比较客观、具体的认识,不管是情绪低落、心情沮丧,还是焦虑不安、烦躁易怒,都是非常时期会出现的正常情绪状态。如果长时间的话,说明你的情绪需要做些调整了。

我们要知道对事件的看法才是影响情绪的因素,而不是事件本身。正确认清不良情绪产生的缘由,以及这种情绪对自己心灵的影响,并及时自我调整,及时止损,我们就能在对情绪进行自我认知与梳理的过程中,把我们的情绪、心理调整到最佳的状态。

温馨提示三:善用积极的自我暗示,积累心理正能量

心理学研究表明:积极的心理暗示,可以有效改善我们的情绪状态,提高我们行动的成功率,甚至可以创造生命的奇迹。那怎样使用积极心理暗示才能用得巧、用得妙呢?心理学实验和我们的生活实践都表明:大脑有时候很“笨”,你告诉它什么,它就做出什么的反应。如告诉自己:“我不要紧张”。大脑直接关注到“不”后的“紧张”,做出“紧张”的反应。相反,我们直接告诉大脑:“我需要放松。”大脑会更容易做出放松的反应。所以,使用心理暗示的时候,我们多使用“我能……”“我可以……”等正面肯定的句子和“成功”“快乐”“轻松”等表达积极情绪的词语。

温馨提示四:激活我们的“朋友圈”——完善社会支持系统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是有社会交往需要的,每个人都离不开“朋友圈”——社会支持系统:父母、亲人、朋友、同事、学生等,他们是我们重要的情感支持。良好的、温暖的社会支持系统,能够有效地安抚我们的情绪。

我们可以这样做:

查看我们的好友列表(如微信、QQ、联系人),如果可以,列出一张你心目中的朋友或比较好的熟人名单。排出顺序,主动与你感觉良好的、排在最前面的联系,聊聊最近发生的事情、当下发生的事情,聊聊自己的感受。每一个人都有不同的感受,感受程度也不一样。如果可以,尝试去安慰、鼓励身处不良情绪困扰中的人,在给予他人关爱的同时感受更多情感互动带来的踏实与温暖。

温馨提示五:建立个人“美好时间”

疫情期间居家工作,我们感到疲惫的原因之一,是突然性任务过多,打乱我们原有的生活节奏,加剧生活的失控感、无力感。那么,如何增加生活的可控感呢?关爱自己,我们需要定期给自己一个安排“自我奖励的特别时间”。或许,你会很苦恼于挤不出时间,“安排”也是一个费神的事情。因为你已经在工作、生活上花费大量时间了。但是,“自我奖励的特别时间”和“不得不做的时间”,大不一样。哪怕每天只能从繁忙的日程中抽出10分钟来,你会收获不一样的生活感受。当然,这个特别时间,你可以安排和你的亲人在一起。为什么需要特别时间(也是鼓励你给自己安排特别时间的理由),原因是:

1)安排特别时间,容易感受到归属感和价值感,看到自己的重要。

2)安排特别时间,是对自己的一个提醒,提醒自己需要一些快乐、休息、放松的感觉。

3)安排特别时间,可以让自己提高工作效率,在百忙中,注入希望,减少拖延,“我现在专注忙完手上的事情,特别盼望自己的特别时光到来”。

4)安排特别时间,可以帮助自己设置生活界限,体会生活的秩序感和平衡感,知道你的时间属于你自己。

建立个人的特别时间,我们还可以选择:

1)保持原有喜欢的生活习惯;

2)做一些想做,以前又没有时间做的事情;

3)看看别人是怎么度过这段时期的;

4)更多未知的兴趣,有待开发。


师者如光,微以致远;风雨同舟,更需担当。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中,让我们不忘自我关爱,呵护自己的身心健康,拥有积极阳光的心态,当好学生们的心理健康守护者和成长领路人!

爱的老师们,我们要坚信在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全廉江人民的全力配合下,我们廉江一定会取得这场抗疫的胜利!让我们心连心,凝聚师者的力量,为孩子们发光发热,一起迎接明天抗疫的曙光!



廉江市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站

20221125      



心理援助


廉江市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站

电话号码:0759-6327781

服务时间:周一至周五,830-11:301430-1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