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首页 > 政务公开 > 重点领域信息公开 > 环境保护信息公开 >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信息
湛江市生态环境局廉江分局拟对湛江盛达新型环保材料有限公司年产180吨塑料型材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作出批准决定的公示
来源:湛江市生态环境局廉江分局  发布日期:2025-01-10 08:55:42
【打印】 【字体:


  根据湛江盛达新型环保材料有限公司年产180吨塑料型材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技术评估报告等,按照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的有关规定,我审批机构拟对该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作出批准决定。为体现公开、公正的原则,强化公众参与,现予公示。公示期5个工作日(2025年01月10日至2025年01月16日)。如有意见,请在公示期内来信或来电向我审批机构反映。

  联系地址:廉江大道北56号湛江市生态环境局廉江分局,邮编:524400

  联系电话:0759-6681939

  传 真:

  听证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第四十七条的规定,自公示之日起五个工作日内申请人及有关利害关系人可对我审批机构拟作出的决定提出听证申请。

项目名称

湛江盛达新型环保材料有限公司年产180吨塑料型材建设项目

建设地点

湛江市廉江市廉江工业园创新北路1号2幢

建设单位

湛江盛达新型环保材料有限公司

项目概况

湛江盛达新型环保材料有限公司年产180吨塑料型材建设项目位于廉江市吉水镇九洲江开发区创新北路1号2幢(地理坐标:东经110度13分56.781秒,北纬21度38分41.965秒)。项目总占地面积为14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为1400平方米。项目拟建设2条塑料盲沟生产线、2条硬式透水管生产线、2条水土保护毯生产线,预计年产60吨塑料盲沟、55吨硬式透水管、65吨水土保护毯,塑料盲沟生产工艺为:聚丙烯、色母→投料、混料→挤出→冷却→检验→成品(边角料及不合格产品经破碎后回用于生产),硬式透水管生产工艺为:聚乙烯、色母→投料、混料→挤出→冷却→检验→成品(边角料及不合格产品经破碎后回用于生产),水土保护毯生产工艺为:聚酰胺、色母→投料、混料→挤出→压制成型→冷却→检验→成品(边角料及不合格产品经破碎后回用于生产)。
项目总投资500万元,其中环保投资20万元,约占项目总投资的4%。项目共设员工8人,均不在厂区内食宿,员工年工作280天,1班制/天,8小时/班。

环评机构

湛江清合环境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一)施工期
项目租用已建成的建筑,在原有建筑格局的基础上进行改造和装修,不涉及土建工程。主要施工内容为设备进场安装及配套环保设施的安装与调试,施工工程量少,施工期间采取洒水抑尘、选取低噪声施工设备、建筑垃圾分类收集等针对性污染防治措施。
(二)运营期
1.大气污染防治措施及主要环境影响
项目运营期产生的废气主要为挤出废气、塑料在加热熔融过程中产生的异味(以臭气浓度表征)、破碎粉尘,以及投料、混料粉尘。项目拟采取以下废气污染防治措施:(1)挤出废气、塑料在加热熔融过程中产生的有机废气及异味通过包围型集气罩收集(收集效率50%)经二级活性炭吸附装置处理达标后通过15m高排气筒排放;(2)投料、混料粉尘和破碎粉尘经车间通风后无组织排放。
2.地表水污染防治措施及主要环境影响
项目运营期产生的废水主要为循环冷却水和员工生活污水。项目拟采取以下地表水污染防治措施:(1)采用间接冷却的方式,循环水经沉淀池进行沉淀处理及冷却塔内置滤网过滤后循环使用,不外排;(2)生活污水经三级化粪池处理满足《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6-2001》第二时段三级标准和廉江经济开发区污水处理厂进水标准较严值要求后,排入廉江经济开发区污水处理厂处理。
3.噪声污染防治措施及主要环境影响
项目运营期噪声源主要来自设备运转噪声。项目拟采取以下噪声污染防治措施:(1)车间的门窗处于常闭状态,选用低噪声的设备和机械;(2)噪声较高的设备采用隔振垫,并加固安装设备以降低振动时产生的噪声;(3)根据厂区实际情况和设备产生的噪声值,对厂区设备进行合理布局;(4)加强生产设备的日常维护及管理,确保其正常运转。
4.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措施及主要环境影响
项目运营期的固体废弃物主要为危险废物(废机油、废油桶、废含油抹布和手套、废活性炭)、一般固体废物(废包装材料、边角料和不合格品、隔渣)及生活垃圾。项目拟采取以下固废污染防治措施:(1)按照《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23)要求,项目设置一个10平方米的危废暂存间,废机油、废油桶、废含油抹布和手套、废活性炭等危险废物经分类收集后暂存于危废暂存间,定期交由有危险废物处理资质的单位处理;(2)按照《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和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20)要求,项目设置一个10平方米的一般固废暂存区,废包装材料收集后外售给废旧品回收单位,隔渣收集后交给有处理能力单位处理,边角料和不合格品收集后经破碎回用生产;(3)生活垃圾定期交由环卫部门清运。
5.地下水和土壤污染防治措施及主要环境影响
项目对可能造成地下水、土壤污染影响的区域进行分区防渗,根据厂区可能泄漏至地面区域污染物的性质和生产单元的构筑方式,将厂区划分为重点污染防治区、一般污染防治区和非污染防治区,针对不同的区域提出相应的防渗要求。
6.环境风险
项目的环境风险主要为废气事故排放、危险废物泄漏以及火灾爆炸次生污染物影响周边环境。项目拟采取以下环境风险防范措施:(1)加强废气处理系统的运行管理,减少非正常情况发生,废气处理设施出现故障不能正常运行时,应立即停产进行维修;(2)危废暂存间按要求做好防雨防晒防渗透措施,安排专人定期检查,确保贮存危险废物的容器无破损和地面无裂痕;(3)危险废物在收集运输的过程需做好密封和防渗工作,搬运人员需轻拿轻放,杜绝在收集和运输过程中发生散落和泄漏事故;(4)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技术规范规定的安全间距进行布置,建筑物在满足工艺生产要求的前提下,做到结构设计安全可靠,符合防火、防爆、抗震的要求;(5)在车间内设置“严禁烟火”的警示牌,尤其是在易燃品堆放的位置;(6)灭火器应布置在明显便于取用的地方,并定期维护检查,确保能正常使用;(7)制定和落实防火安全责任制及消防安全规章制度,加强对员工、消防安全责任人及员工的消防知识培训,消防安全管理人员持证上岗。

公众参与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