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州“双百蓝”由6位青春洋溢、朴实无华的女孩组成。她们是广东“双百”社工站成员,自2017年起一直扎根在湛江市廉江市罗州街道开展社工服务。
危难时刻勇于逆行。2020年春节,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无数人胆战心惊。在万人闭户、静待家中的时候,柔弱的她们挺身而出,放弃春节假期与家人的团聚,抛下身后担心不已的父母、丈夫和嗷嗷待哺的孩子,毅然决然地投入到社区疫情防控工作的前线,只为保卫罗州街道居民的生命健康筑起一道牢固的防护线,成为抗疫前线最靓丽的“逆行者”!
我是党员我带头。6名社工中有3名党员、2名预备党员,1名入党积极分子。自1月31日起,她们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克服麻痹思想和厌战情绪,带着党和人民交给的神圣任务,在抗疫前线连续奋战,平均每人每天的步行数近3万步。据统计,截至2月28日,罗州“双百蓝”已为罗州街道3个社区5000多户居民开展疫情防控服务,累计走访8100人次、入户走访780人次、印发防控知识手册指引760份、派发宣传单张9100份、张贴海报和悬挂横幅30多幅。
突出为困难群众服务。她们将低保、特困人员、孤儿、残疾人等民政兜底对象作为联防联控服务的重点,优先做好这部分对象的疫情防控工作。她们先后开展上门服务210人次、线上咨询解疑释惑服务144人次,以做好他们的健康监测和疏解辅导他们的焦虑心理。她们还及时了解他们生活中遇到的困难,为他们送菜、送被褥、送衣服,帮助他们解决实际生活困难,确保民政兜底对象的身体健康和基本生活保障。此外,积极协助街道做好社区疫情排查、助力企业复工复产等防控工作。
疫情防控和困难帮扶同推进。在疫情形势严峻期间,大家纷纷宅在家里,然而有的人,却连个像样的“家”也没有。社工在协助新东社区开展疫情防控入户登记宣传工作时,发现这样一户人家:房子门口堵满了生活的废弃品,满的程度只能通过一只小猫,房子里也满是旧物,伸手不见五指,一盏昏暗的灯仅仅能给予心灵一些光明。社工几次呼唤后,只见一个穿着破烂衣服的阿叔从隔壁房子慢慢走出。隔壁的房子是露天的,断梁残瓦,里面养了三只瘦弱的老母鸡,踏进房门,发现房子的门口旁竟有一个人睡在用木板搭建的“床”上。社工表明身份和来意后,阿叔告诉她们自己姓林,并哽咽说道:“自己没有本事,从廉江瓷厂下岗后,只能靠捡破烂为生,女儿患有精神分裂症,前段时间刚从精神病院治疗回来。连日来的几场大雨,诱发了她的脚风湿痛,无法下床,生活不能自理。因为没有其他房子住,所以她只能和鸡同住在一个屋顶露天的房子里”。
社工向街道领导反映林叔的情况后,得到街道领导的支持,通过撬动多方资源,采取“三社联动”的危机干预模式,联动新东社区、志愿者,帮助林叔解决困难。首先,组织志愿者、万家美环卫工人协助林叔清理废品变卖换钱。其次,为林叔的女儿协调申请闲置已久的工厂宿舍。最后,社工通过链接社会资源,成功为林叔链接到棉被、枕头等生活物品,组织党员志愿者对其的床铺、生活物品进行的全面整理、清洁和消毒,使其生活环境焕然一新,并叮嘱他们要做好疫情防护措施。
林叔的女儿住进“新家”后,感激地对社工说:“别人都说我脏,只有你们不嫌弃和关心,在疫情防控关头,让我们终于有了一个像样的家,太谢谢你们了。”
不是白衣天使,也不是防毒卫士;没有誓师大会,也没有豪言壮语,但她们那一步步的脚印,一张张的笑脸,一声声地问候,一遍遍地叮咛,已经深深刻印在居民的心上,赢得了居民对“双百蓝”无比的信任和赞许。在居民的眼中,她们就是一座山,看到就宽心、安心!(罗州街道 余吴静/全晓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