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江市发展和改革局局长 刘启新
各位代表:
我受市人民政府委托,现将我市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6年计划草案报告如下,请予审议,并请各位列席同志提出意见。
一、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15年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市的开局之年,也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的监督支持下,全市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一系列决策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振兴粤东西北战略部署,积极实施“规划引领,工业强市,城乡宜居,跨越发展”的发展战略,主动适应新常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以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工业园区扩能增效建设、加快城区扩容提质建设为三大抓手,紧紧围绕年初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坚持稳中求进,真抓实干,经济社会实现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一)主要计划目标完成良好
全市实现生产总值410.71亿元,比上年增长13.1%,高于年度计划目标0.1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93.71亿元,比上年增长3.5%,低于年度计划目标1.5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177.53亿元,比上年增长19.5%,低于年度计划目标0.5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139.47亿元,比上年增长10.4%,高于年度计划目标1.4个百分点。人均生产总值2.75万元,比上年增长12.8%,高于年度计划目标1.3个百分点。一、二、三次产业比例由2014年的24.4:40.8:34.8调整到2015年的22.8:43.2:34.0。全市三级库财政收入20.36亿元,比上年增长14.9 %,其中公共财政收入11.07亿元,比上年增长13.2%,高于年度计划目标0.2 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416.19亿元,比上年增长47.7%,高于年度计划目标17.7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2.74亿元,比上年增长12.5%,高于年度计划目标 0.5个百分点。直接外贸出口总额8.4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0.2%,低于年度计划目标4.8个百分点。实际利用外资443万美元,比上年增长2.5%,低于年度计划目标7.5个百分点。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9万元,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涨2.0%,人口自然增长率8.46‰,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2.38%,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4.1%。全市主要经济指标增速高于全省和湛江市平均水平,居于湛江市各县(市、区)前列,五项经济指标(生产总值、规上工业增加值、第三产业增加值、公共财政收入、固定资产投资)在湛江市科学发展观考核中总分排位第一名。
(二)重点项目有效推进
2015年全市安排1000万元以上重点项目67项,其中续建项目21项,新开项目36项,前期预备项目10项,总投资217.83亿元,年度计划投资89.03亿元,全年实际完成投资85.17亿元,完成年度投资计划的95.66%,已竣工重点项目26项。重点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基本做到投资完成与时间节点同步,完成年度计划投资比例分别是:房地产项目完成123.23%,工业项目完成96.57%,交通项目完成98.16%,能源项目完成90.79%。在重点项目建设的强力支撑和拉动下,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16.19亿元,占湛江市固定资产投资的31.68%,在湛江市科学发展观考核中排位第一名。
(三)工业经济稳步发展
工业经济快速增长。全市实现工业总产值715.98亿元,比上年增长 25.7%;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599.76亿元,比上年增长30.5%。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77.43亿元,比上年增长25.2%。工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7.7%。工业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3.8%。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43家,家电行业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94.63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企业总产值32.5%,比上年增长26.5%。
园区项目扎实推进。金山工业区引进企业10家,其中坚实建材、廉山淀粉厂等已建成投产。双胞胎饲料、南方门业、国信实业、湛龙光电等企业正在进行厂房等基础设施建设;恒中门业、盛铨玩具等企业正在平整土地;信昌工艺制品公司正在报批用地。沙塘片区丰诚水泥粉磨项目等生产项目建成投产。佛山顺德(廉江)产业转移工业园龙健电子、电子烟等项目正在平整土地。
园区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全年投入资金1.9亿元,建设金山工业区路网(二期)工程,排污管网(一期)工程和佛山顺德(廉江)产业转移园龙华大道以及路灯改造、园区美化绿化等工程。
工业园区再创佳绩。我市在2015年湛江市工业园区、招商引资“三讲三评”考核中荣获第一名。
(四)交通建设日臻完善
构建城乡交通新格局。汕湛高速廉江支线动工建设,合湛高铁、玉湛高速、东环大道、雷州半岛环岛一级公路、渝湛高速龙头沙港出口等项目稳步推进,湛江港廉江港区公共码头前期工作已全面铺开,国道325线路面改造全面完成,省道287线路面改造(白改黑工程)、县道X675线龙湾至石岭及X676线石岭至石圭坡路面改造工程、安铺镇石安路至安铺大桥段河湛公路改造工程全部竣工,全年完成乡道路面改造38.68公里,建成村道硬底化218公里,上表坡桥、江边村桥、丰田尾桥等农村危桥改造完成通车。
(五)扩容提质步伐加快
城市扩容提质有效推进。廉江大道、罗州大道八车道扩建和路面“白改黑”工程全面完成,黄村街、三八路、永安路、西街、五一路、来宾路、迎宾路、人民大道中段、中山三至五路、东街“白改黑”改造升级已完成,北部湾大道二期完成路基铺设,塘山岭生态公园次入口广场及登山道工程、城北公园入口广场及园路建设全面完成,市区完成小街小巷硬底化6万平方米。
(六)现代农业发展良好
聚力建设国家级、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项目顺利推进,蔬菜、茶叶、红橙等5个现代农业示范区项目建成。全市完成农业总产值153.75亿元,比上年增长3.7%。全年谷物总产量34.73万吨,比上年增产1.2 %。其中,稻谷产量33.50万吨,比上年增产0.8%;油料作物产量4.96万吨,比上年增产3.0 %;蔬菜总产量104.02万吨,比上年增产6.7 %;水果总产量43.68万吨,比上年增产2.5 %;出栏肉猪135.28万头,比上年增产4.5 %;水产品总产量18.51万吨,比上年增产2.4%;木材采伐量10.46万立方米,比上年减产42.4 %。全市红橙种植面积达到5.11万亩,比去年增加0.61万亩,超额完成全年种植任务;投产面积3.5万亩,总产量达3.93万吨。茶叶2.25万亩,总产量0.52万吨。建成省级“菜篮子”生产基地7个,省级“菜篮子”生产基地建设工作排在湛江市各县区的前列。南沙联围、南堤围、红寨围和公安围等4宗海堤达标加固工程累计加固40多公里,全面完成34宗水库加固除险工程。
(七)第三产业繁荣活跃
批发、零售、餐饮、住宿等行业繁荣稳定,商贸经济快速发展。大型综合超市陆续进驻,成功引进世界500强企业沃尔玛、卜蜂莲花等。全年新增限额以上企业6家。新增对外贸易备案登记企业 10 家,累计达到 92 家。旅游业服务质量不断提高,成功举办“中国· 廉江(京东)红橙旅游文化节”,全年接待游客583.76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8.3%;旅游收入31.24亿元,比上年增长21.78%。房地产市场繁荣活跃,房地产投资19.4亿元,全年销售面积达57.26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3.7%,销售额达24.57亿元。金融业发展良好,金融机构年末存款余额300.58亿元,同比增长16.2%,贷款余额125.66亿元,同比增长21.0%。
(八)民生保障有效落实
大众就业创业形势良好。全市农村劳动力培训和转移就业人数均排在湛江市各县(市、区)第一位。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5万人,城镇新增就业0.86万人,新增充分就业行政村102条,建立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2个,社会保险覆盖面进一步拓宽,全市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54.38万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152万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有效推进,全市累计整合投入帮扶资金2.82亿元,完成帮扶到村项目1737个,帮扶到户项目67514个。水库移民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改善,新建移民新村47条,完成移民住房改造31.63万平方米。台风“彩虹”灾后复产较快,全市1076户全倒户春节前全部竣工。农村危房改造较好,全市农村危房改造任务4460户,已全部动工建设,其中4257户已完成改造建设,竣工率95.5%。
(九)体制改革加快推进
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整合部分市直部门及职能,减少政府工作部门,取消行政审批事项186项,下放审批权限43项,建成网上办事大厅,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全面完成。公立医院改革有效推进,实行基本药物制度全覆盖,实施医疗卫生服务管理市、镇一体化改革,市第二人民医院改制前期工作已完成。商事登记改革扎实开展,实施“先照后证”,有效激发市场活力。完成居民阶梯水价、电价改革,工商业用水、用电实现同网同价。全面完成党政机关、参公单位公务用车制度改革,有效降低公务出行成本。
(十)区域合作不断加强
把握两广合作战略机遇,全力以赴推进湛江—北海粤桂北部湾经济合作区建设。已编制完成《湛江—北海粤桂北部湾经济合作区发展规划》、《社会稳定风险分析报告》、《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报告》,现已通过湛江市政府、北海市审批,正在加紧上报两省(区)人民政府,争取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该项目已分别列入广东、广西两省(区)的“十三五”规划重点建设项目。
(十一)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科技创新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新申请高新技术入库培育企业9家。教育事业扎实推进,实现全市教育强镇覆盖率100%的目标,荣获“广东省教育强市”称号,“教育均衡市”顺利通过国家评估认定,高考成绩再创辉煌,两名考生被北京大学录取,全市高考本科上线总人数和本科上线率均居五县(市)第一。文化事业取得新成效,良垌镇《舞鹰雄》、营仔镇《粤西白戏》获评“2015—2017年度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安铺年糕制作技艺》入选湛江市第五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舞鹰雄艺术团获得2015中国民间艺术最高奖——第十二届山花奖。全年新增80间村级文化室。创建文明城市获得新进展,顺利通过湛江市生态文明城市验收,荣获“广东省文明城市”称号。体育事业发展良好,建成市体育馆,成功承办第十四届省运会拳击、武术和女子足球三个比赛项目。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显著提高,全市18间建制镇卫生院规范化建设全部完成,健杰皇家医院正在加快建设。人口计生事业发展良好,人口计生主要指标符合全国全省要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力度不断加大,人民群众对社会治安满意度稳步提高。
各位代表,2015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较好成绩,同时,也要看到我市作为省内欠发达地区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经济总量需要进一步壮大;经济转型升级需要进一步加快;改革开放程度需要进一步提高;民生和社会事业发展需要进一步改善。因而,今后一段时期内,推动经济社会跨越发展仍然是我市的第一要务。
二、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和任务
2016年是我市实施“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开局之年,也是我市实现建设环北部湾县域中心城市的关键一年。为加强预期目标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指导作用,建议我市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如下:
全市生产总值增长12%,总量跃上460亿新台阶。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4.5%,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长18%,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10%。人均生产总值增长11.5%。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66%。农业总产值增长4.5%。工业总产值增长20%,工业增加值增长20%,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 2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 2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涨幅控制在3.0%以内。外贸出口增长10%;实际吸收外商直接投资增长6%。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12%。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8.68 ‰以内。
为实现上述目标,全市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以及省委十一届六次全会精神、湛江市委十届七次全会、廉江市委十二届六次全会精神,牢固树立和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稳中求进,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改革开放创新为动力,以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为重点,抓住粤桂北部湾经济合作区建设新机遇,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工业园区建设,加快城区(镇)扩容提质建设,做大做优经济总量,全面推进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一)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夯实经济发展后劲
2016年初步安排投资1000万元以上的重点项目85项,总投资359.24亿元(不含前期预备项目),年度计划投资161.17亿元。按项目投资额分类,投资1000万元至5000万元的项目23项,总投资5.66亿元;投资5000万元以上至1亿元的项目17项,总投资12.28亿元;投资1亿元以上至5亿元的项目18项,总投资53.47亿元;投资5亿元以上的项目27项,总投资1104.83亿元(含前期预备项目)。按项目建设的进度分类,续建项目21项,总投资138.95亿元,年度计划投资56.43亿元;新开工项目58项,总投资220.29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04.74亿元;前期预备项目6项,估算总投资817亿元。(重点项目安排情况详见附件:廉江市2016年重点建设项目计划草案)
(二)推进园区扩能增效,实现工业稳步发展
稳步推进工业园区扩能增效。2016年力争实现工业总产值860亿元以上,其中,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750亿元以上,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0家以上。聚力推进产业集聚发展,力争省批准把金山工业区、沙塘工业区纳入佛山顺德(廉江)产业转移工业园产业集聚延伸区,充分利用省产业转移园扩能增效奖励资金,继续完善金山工业区、鹤岭片区、梧村垌片区、沙塘片区和水东烈配套功能区基础设施建设,做好金山工业区统一规划、统一开发等工作,提升园区的产业集聚效益。力促金山工业区新引进的双胞胎饲料、恒中门业、南方门业以及梧村垌片区在建的天启、鸿美等项目建成投产;加快丰诚水泥项目、一品木业生产基地等项目建设,加快推进以龙健电子为龙头的电子设备产业链条项目建设,打造一个新的年产值超100亿元的产业集群,促进产业集群向深度和广度延伸。
(三)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城乡交通新格局
积极配合推进汕湛高速廉江支线建设,配合做好玉湛高速、合湛高铁、廉江至湛江快速路、雷州半岛环岛一级公路廉江段的规划工作,推进渝湛高速龙头沙港出口及其连接线、国道207线廉江下垌至茅垌段,湛江港廉江港区公共码头、营仔港、安铺久渔港及航道动工建设,做好黎湛铁路电气化改造工程征地工作。完善县乡公路的路网升级改造,确保县道X676石石线、红新线新屋仔至良塘路段以及石城谢鞋山、高桥红树林等旅游区配套公路尽快建成通车;年内完成60公里以上乡道三级公路建设,完成200公里以上村道水泥硬底化建设。加快大坝桥、新田桥、西山桥、车田桥、大山边桥、西朗新桥、榕木山桥、多浪坡桥、鸭岭桥等在建危桥建设进度,稳步推进木马港桥、七队桥等11座旧危桥的改造。
(四)推进城市扩容提质,提升城市发展品位
按照中等城市格局,加快推进城东片区、城南片区开发建设。加快北部湾大道二、三期及地下管廊工程、东环大道、人民大道西连接线(人民医院至北部湾大道)、石城大道西连接线(美景国际广场至北部湾大道)、开发区龙华大道、水东烈片区连塘路建设,推进省道S286(廉江一中至合江桥段)改造扩建工程,实现产城联动发展。实施塘山路、建设东路、南市路、文化路、富士街、广场路、新兴北路及人民大道东“白改黑”工程。加快建设城北公园、城市燃气管道、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积极推进城区小街小巷硬底化建设,加快城市公交车站建设、廉江汽车总站搬迁,进一步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抓好廉江糖厂、石城水泥厂、百货大楼等“三旧”项目改造。采用PPP模式,推进廉江河综合治理,城区污水处理厂扩建和8座镇级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建设工作。加强市区大街小巷卫生环境管理,净化美化城镇生活环境。
(五)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加快农村经济发展
全面推进国家、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努力建设一批省、市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力争2016年新增1-3个省级“菜篮子”生产基地、绿色食品生产基地、有机食品生产基地。加快地方储备粮中心库的建设,确保粮食安全。加快培育名牌产品,加强传统特色农产品的保护和挖掘,重点支持现代农业红橙产业示范区建设,推进垦地合作。引导农产品直供直销、农超对接、连锁配送,互联网+等新业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大力培育农业龙头企业、积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争取2016年全市达到16家以上的农业龙头企业、880个农民专业合作社。推进农村承包土地确权登记,推动土地流转。加快省级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建设,完成7.7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推进海堤加固达标工程、中心河流重点县综合整治工程建设,加快南堤围、南沙联围海堤加固工程,高桥河、名教河和南桥河整治工程。加快龙头沙一级渔港、营仔省二类渔港、良垌湍流三类渔港建设。
(六)推进现代服务业发展,加快服务业优化提质
加快城市商圈建设,推动零售业蓬勃发展,充分挖掘百信商业广场沃尔玛、鑫源国际卜蜂莲花、御景城购物广场、永福购物中心等现代商贸中心的辐射带动作用,拉动消费市场繁荣发展。加快专业市场建设,推进粮油交易中心、石材市场、三鸟市场等专业市场建设,改造升级城区及生态文明创建镇农贸市场,支持北部湾国际交易中心、广东一品家具贸易城等重点项目建设。大力发展电子商务,积极探索“互联网+专业市场”的现代商贸模式,支持“京东(廉江)馆”、“华源智慧城”建设,打造提升廉江商业品牌。加快发展生态旅游业,规划建设廉城观光旅游购物一条街、安铺古镇旅游景点、鸡笼山滨海湿地公园、鹤地银湖、双峰嶂旅游景区,推进佛香山观音寺、塘山岭休闲绿道网、青年运河休闲观光绿道等项目建设,支持谢鞋山风景区创建国家4A级旅游风景区。大力发展房地产业,加快建设碧桂园、永兴国际城、冠利·万科苑、锦绣华景、畔山华庭、翰林苑、美景国际广场、高桥·怡景湾、河唇玥景湾、禾盛兴业广场等商品房项目。积极推进政、银、企合作,提高金融业对企业的支持力度。
(七)推进社会民生保障,致力共享发展成果
认真按照中央、省、湛江市新时期精准扶贫工作要求,全面落实“六个精准”,采取产业扶持、社保兜底等多种方式,确保如期脱贫。提高住房保障水平,年内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447套,竣工254套,实施公共租赁住房补贴100户。认真做好就业创业、社会保障、劳资纠纷等与群众切身利益直接相关的工作,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建设创新型城市。加快建设11个镇“村村通”自来水工程。推进石角镇河西移民新村、塘蓬镇王垌移民新村和青建岭移民公寓等第一批国家级水库移民避险解困试点村建设工程,启动第二批避险解困试点项目。建立健全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供养、受灾人员救助等基本生活救助和医疗、教育、住房、就业等专项救助制度为支撑的社会救助体系。扶持发展养老服务业,支持建设湛江廉江市养老中心。
(八)推进体制改革,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建立政府职能部门权责清单制度和企业负面清单制度,统筹推进行政审批、户籍制度、海域使用权制度改革,稳步实施市镇医疗卫生服务管理一体化改革。完善财政管理体制,逐步建立健全覆盖政府所有收支的预算体系。加快村(居)委基层服务平台建设,创新管理运行机制模式。创新投融资体制,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金融领域。推进企业投资管理体制改革,实行统一的市场准入制度。深化价格机制改革,推进水、电、气等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完善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推进资源要素市场化配置,建立城乡一体、规范统一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健全中小微企业融资担保体系,建立健全上市企业库,支持民营企业上市融资,努力突破融资瓶颈。深化商事登记制度改革,推进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和税务登记证“三证合一”。
(九)推进湛江—北海粤桂北部湾经济合作区建设,构建区域合作发展新平台
抓住广东、广西两省(区)合作发展的战略新机遇,加快湛江—北海粤桂北部湾经济合作区建设,争取年内通过两省(区)政府审批,力争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打造粤桂经济合作升级版,推动两广经济一体化。加快推进合作区内华电廉江电厂、湛江港廉江公共码头及合作区路网等前期工作和建设进度,加快启动区的规划和建设。
(十)推进社会事业全面发展,着力构建幸福廉江
加快提升创新驱动能力,大力推进科技与产业紧密结合,加快电子电器产品研发中心、模具制造中心、家电检测中心、药品食品检测中心等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为全市企业提供技术研发支撑。全面推进教育事业,做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市的评估整改,启动教育项目世行贷款准备工作,积极应对2016年广东高考使用全国卷的改革,加强公办乡镇中心幼儿园的规范化建设,推动村级办园建设,聚力支持广东文理职业学院专科升本科。完善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廉江五中新建、扩建项目,廉江市实验学校第三期工程项目,新建廉江市第十九小学。加快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抓好镇(街)文化站中心楼建设,继续推进村(居委)文化室建设,做好博物馆改造提升工程,组织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申报工作。推进我市体育事业新发展,新增城镇社区和农村公共体育场地设施一批,繁荣群众体育事业。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加快建设市人民医院医辅综合大楼、建成湛江健杰皇家医院。做好新时期的计划生育工作,促进人口均衡发展,做好全面实施二孩政策后的各项工作。加强粮食、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建设市场监管体系。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推进环境综合治理。创新社会管理,培育发展和规范管理社会组织。加强社会诚信体系建设,构建和谐社会。
各位代表,2016年工作任务繁重而又艰巨,让我们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和指导下,攻坚克难,开拓创新,锐意进取,为把廉江建设成为环北部湾县域中心城市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