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日至7日,廉江市石颈镇迎来三支高校实践团队——广州理工学院“声图智创”团队、湛江科技学院“红心彩绘”实践团、湛江幼儿师范专科学校“资暖乡行”实践队。政校企三方围绕智慧农业、特色产业、教育帮扶三大主题,以“技术链、产业链、服务链”深度融合为主线,探索丘陵山区乡村振兴的可持续方案。
1.科技链:AI声纹监测激活传统产业

7月5日,广州理工学院声图智创团队赴石颈镇正式启动“打造石颈镇“湛江鸡”智慧养殖标杆示范场”主题实践活动,以青春力量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声图智创”团队依托省级创新基地——广东名龙农牧有限公司,将自主研发的鸡叫声健康监测设备投入实测。通过采集鸣叫频率、振幅等数据训练AI模型,系统可提前3—5天预警呼吸道疾病,降低鸡群死亡率。目前,该基地已实现光照、喂料、清粪等流程自动化,配套二维码溯源体系,年提供优质鸡苗2000万羽。团队同步推出“石颈凤鲜”品牌视觉体系,以鸡羽橙纹为灵感设计LOGO及包装,预计带动周边30余户养殖户增收15%以上。







2.产业链:一片叶子撬动共富机制
7月6日,湛江科技学院红心彩绘实践团的成员们在美术与设计学院钟金宇副教授、党委组织委员敖焱鹏的带领下,与石颈镇团委书记林彩芳一同走进廉江市茗禾茶产业园开展调研活动。

“红心彩绘”实践团深入茗禾茶产业园,体验“一芽两叶”采摘标准,记录萎凋、揉捻等24道工艺。该企业以“公司+基地+农户”模式联结300余户茶农,建成生态茶园近千亩,人均年增收2.8万元。实践团计划将茶园写生、制茶体验纳入后续研学课程,设计茶旅融合路线,预计年接待游客可达1万人次。
3.服务链:资助政策送进偏远村户
7月3日至7日,湛江幼儿师范专科学校"资暖乡行"实践队“资暖乡行”实践队赴廉江市石颈镇开展国家资助与助学贷款政策宣传活动。构建“广播+宣讲+直播”三维网络:在石颈村循环播放政策要点,举办小学专场解读会,开设抖音直播间演示申请流程。5天内发放手册800份,入户走访37户,线上答疑200余人次。石颈镇团委评价:“高校团队把政策翻译成方言,用案例算清明细账,真正打通了政策落地的‘神经末梢’。”
下一步,石颈镇将整合三方资源:以智慧鸡舍为支点打造数字化养殖示范区,依托茗禾茶园建设产学研基地,联合高校设立资助政策流动服务站,形成“产业增效—人才回流—民生改善”的良性循环。





